5月30日,砀山县人民检察院“梨花青年研学社”品质公诉组开展庭审观摩评议及交流研讨活动,在分管院领导张百昊的主持下,全体成员以实战案例为教材、以评议研讨为抓手,通过思想碰撞淬炼专业素养、提升办案质效。
此次观摩庭聚焦一起寻衅滋事案。被告人因亲生父母将其送养,遂迁怒亲生父母及养父母,多次辱骂并打砸亲生父母住所、损毁门窗。在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后,其仍不思悔改,继续实施辱骂、损毁财物等行为,情节恶劣,构成寻衅滋事罪。庭审中,公诉人訾晚芳展现专业素养,讯问紧扣事实、举证条理清晰,辩论聚焦“家庭矛盾激化”“两高解释”等要点,以法理情开展法庭教育,促使被告人当庭悔悟认罪认罚。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观摩结束后,品质公诉组成员紧扣法律文书质量、举证质证能力、法庭辩论效果等关键环节,以“解剖麻雀”的细致态度逐个展开评议。组长信芳芳结合案件提出,文书格式需严格遵循最高检文书模板要求,避免因格式瑕疵影响文书权威性。质证环节应运用法言法语精准阐释证据关联性,强化证据链条的闭合性。释法说理部分应结合案件具有家庭矛盾的特殊性,强调被告人经行政处罚后继续实施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增强辩论的说服力。
分管院领导张百昊在总结点评中强调:一是把好文书质量关,起诉书作为指控犯罪的“法律名片”,文书制作必须紧扣犯罪构成要件,做到规范、准确、精炼。二是优化庭审发问策略,庭审发问要围绕犯罪动机、行为实施过程等关键要素,构建层次清晰的逻辑链条,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夯实案件证据基础。三是提升法庭辩论能力,公诉人要加强庭审预判,提前设想辩护方可能提出的抗辩观点,提升临场应变水平。此外,他鼓励成员们珍惜每次评议交流机会,将经验总结转化为办案能力提升的动力,通过常态化组织品质公诉研讨活动,实现个人成长与公诉团队专业素养提升的双赢局面,切实提高办案质效。